时代的快速变化,呼唤着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应用型高校建设一直备受关注。数年实践,部分省份和高校已经探索出了许多鲜活的应用型高校建设经验。同时,学界对应用型高校的未来发展也有着新的理解与思考。本期高教周刊聚焦应用型高校建设与发展,编发了专家文章、记者深度观察与基层院校的实践案例。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期间,来到了闽江学院。在福州工作期间,他兼任过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时间。这次调研,不仅让更多人关注到了这所学校“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也将聚光灯再次投射向应用型高校。
哪些高校属于应用型范畴?普通本科高校如何向应用型转型?转型后又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引发了高等教育界的持续思考。在日前召开的第56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围绕这些问题,专家学者展开了探讨。
身份识别的困惑——
应用型高校范围在扩大
发布于2017年的《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曾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对我国高等教育作总体上的分类,即分为研究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文件同时明确,“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但在实践层面,对于具体学校而言,将自己划归边界清晰的某种类型并非易事。因此,应用研究型高校、应用技能型高校等说法纷纷出现。
“实际上,高等教育的同行、党委政府,以及家长和考生等,对应用型高校的理解存在很多不平衡、不匹配的现象。”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分析,外界对应用型高校的预期和评价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这造成了资源供给的有限性。
据统计,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272所,其中部属高校118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1154所。《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中的新建校,一直被视为应用型高校的主体。
“现实中,应用型高校的范围在扩大。”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建如观察发现,目前,部分研究型高校中出现了实力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和专业,而部分职业技能型高校也进行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这种“跨界”现象在行业特色高校中尤为凸显。
与应用型高校都属于普通本科高校范畴的惯常理解不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认为,从办学定位、培养模式、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层次等多角度出发,应用型高校都应当涵盖本科高职院校。“这批院校大多是近30年来,由高职高专升格或由独立学院转设而成,群体规模正在扩大,水平正在提升,特色已经彰显。”张大良表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校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二者可以融合成为一个体系来进行建设。
办学目标的明确——
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应用型高校虽然在涵盖范围上仍存有争议,但已在办学目标方面达成共识,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回顾应用型高校办学的历史,不难理解这种目标形成的原因。
“应用型高校一般都具有鲜明的行业或区域特色,走过了应行业而生、应行业而兴的发展道路。但在经济变革、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规模扩大化、学科专业一般化、区域和行业背景淡化,使学校的服务面向和定位模糊,出现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下降、特色落后的现象。”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姚庆国分析。
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等一系列现实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等问题,结合实际需求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型科研刻不容缓。
那么,应用型高校如何实现办学目标,获得高质量发展呢?张大良给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坚持需求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突出应用导向、特色趋向,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实用性。
第二,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育人机制完善的人才培养共同体。采用案例式、探究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加更多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课程模块。
第三,面向未来会聚高端人才,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挂职锻炼,提高“双师型”师资比例,积极聘请企业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作为专家,同时创造条件引聘应用型海外人才。
持续发展的关键——
盘活资源确定学校战略定位
与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决定着其与区域、行业、企业等需求侧的联系更为紧密。无论是了解一线的人才、科技需求,还是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高校都离不开需求侧的支持。
“办大学实际上就是办资源。”郭建如强调,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有多种路径,与资源有很大关系,“有的学校依靠地方政府资源获得发展,有的不仅仅依靠区域内资源,也向区域外转型。”
在郭建如看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必须把资源约束作为学校战略定位的基础,把资源获取作为战略手段。“一所学校,如果资源基础好,又以服务为导向,会办得越来越好,风险也很小。”
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让成洪波对盘活办学资源深有体会:“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一分子,可以扮演桥梁、枢纽的作用,把政府、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不同的要素,联结成一个创新共同体、价值共同体。”
同时,成洪波也强调,高校不能单一地瞄准和满足外部需求。怎样把外部需求变为内生动力,探索新的办学模式,确定新的发展路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是始终需要思考的命题。
谈及盘活资源、实现校企共建的长效机制,河海大学副校长董增川给出的关键词是“多方共赢”。
“企业的加入,对学校来说是扩展办学资源,但对于企业来说,他们能得到什么?河海大学一共有180多名企业顾问,每年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研发项目中,真正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董增川表示,对政府来说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学校来说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企业来说能够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只有在这样多方共赢的背景下,才能够形成协同育人的利益共同体和长效机制。
作者:刘亦凡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年07月12日 第5版 版名:高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