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在国家现代化发展建设的进程中,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发展急需大批量了解现代工业技术有可持续性技能提升的从业人员。同时也需要各行各业具有专业基础且具备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群体作为发展“引擎”。作为技术类人才的主要培养和输送高地,高职院校在时代的发展中也在不断调整脚步。
从高职院校到应用技术型本科,如何转?
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办学实力和专业影响力。高职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完善,创新型、双师型教师团队逐渐壮大,尤其是在高职“双高”建设的环境下,诸多院校对基地建设、设备、教科研等方面投入上亿元资金,更是形成更为先进且完备的教育基础设施,实现了教育资源全面质的提升。近两年,全国各地开始有部分高职院校陆续转型升级为职业本科高校。仅今年1月到5月,全国转设或拟设的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共18所,涉及9省份。那么在深化高职院校建设发展过程中,这些院校该如何找准学校发展定位,怎么理解应用技术类科研?科研人员架构组成应该如何搭建?应用技术类本科课程体系应该如何与高职区分?又应该如何与常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加以区分?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如何界定?界定后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些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建设中亟需思考的问题。
对于解释这些问题的思路,我认为应该从后向前进行逐一解答。首先,不论是应用技术型本科还是高职以及中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体系下针对不同人员的培养层次与形态,本质都是培养劳动创新人员。以工业领域用工为例,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工人职业素养、能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人员。对于人才的界定也是将工艺做法、匠人精神,以及解决工业问题的先进思路作为主要界定载体。所以,以此来向前推导,应用技术型本科主要科研方向也应该重点关注工艺摸索、工艺创新、加工设备及工具的设计研发,与实际生产应该完全挂钩,课程教育体系也需要紧密结合现有本科教材,截取与行业一线发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再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线操作技巧相结合,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只有在理解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再从工作中总结不足,才可能诞生真正属于职业教育的科研项目,而不是单纯地教学仪器开发和现有成果的拼凑应用。
校企合作的痛点,如何破?
理清了高校建设的大框架,具体在人才培养中,应用技术型本科类院校应该不仅仅要做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更应该做到“产、学、研、用”的结合。所谓的用,不单单指成果的应用,更应该是技能型人才在社会或工作岗位中的作用,那么如何达到“产销”对路的效果,就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出口上,高职类院校长期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人才输送与课题研发探索。总体来看,现有院校达成的校企合作形态有以下四种:校企订单班;校企合作研发;高校教师进入企业顶岗锻炼;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在校企合作的不断探索中,职业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情况整体向好,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以校企订单班为例,校企订单班稳定的保证了就业率,同时也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培养过程。但是,学生入职后的后续稳定性是否得到延续?职业晋升与职业发展前景环境如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从现实情况看,社会中求职的高职毕业生,大部分群体均为再就业群体,这意味着群体中的大多数已经从原有岗位辞职。从个人的职业发展来看,在企业中正常的职业晋升(具有跳槽的技术能力)周期应该在4-6年之间。而高职再就业群体中大部分不满足成熟的技术能力。这一方面表示,企业的晋升渠道或方式并不完善,待遇没有明显的技术能力等级划分,从而留住技术人才。另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并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试想,如果未来高职学生选择订单班的人数逐渐减少,而人员流失数量不变,那么企业的用工缺口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在校企合作研发的模式中痛点或许更加突出。
不仅是学生,现今多数高职院校的老师多为研究生毕业,理论上研究生是具备科研能力的,但是又有多少研究生是从学校毕业从事过相关工作后再到学校就职的呢?如果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开展企业科研,那么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科研和与本科院校合作科研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可能衍生的一种状态是,企业提出问题与职业院校合作,从中获得政策支持,职业院校人员再去找其他企业将项目完成,教师成为了写项目成果以达到结项目的的“过渡人”,科研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鉴于目前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在我看来,校企合作或许可以以学校为平台成立研发中心。与小企业对接,开放设备资源,企业员工进驻研发中心,既达到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又可以保证学生对产品的多样性与技术的学习,强化学生与企业的“粘性”。同时,加强科研教师介入。比如5年工作经验以下的教师以企业人员为主体开展工作,5年工作经验以上的教师以科研团队为主体,配备企业人员辅助科研团队开展工作。这将更有利于地区纳税和新产品研发,企业也更愿意进行长期投入,因为学校设备方面已经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新时代的师资队伍建设,如何提?
持续推进“三教”改革,不断深化教师、教法和教材改革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方向。作为人才培养的直接接触者,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关乎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更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没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师”,很难培养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方案》提出,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1个月,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
我虽然在校时没有过顶岗经历,但是从2013年开始进入工厂,学习知识、操作设备,直到现在我也认为从中受益匪浅。在我看来,教师顶岗不应该仅仅将思路局限于具体的工作,企业、岗位的挑选也很重要。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特别是有广大一线技术人员用工需求的制造业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接触的品类多,为了盈利生存,它们愿意去研究如何在满足各种指标的前提下开源节流,修正错误产品。而不是像某些大企业流水工作,瑕疵即淘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型企业可以更有效衔接教师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曾经有人问我,“本科院校的老师是不是只懂理论?”其实不是,我自己团队中的本科老师就有在企业工作三年的博士后,我认为若是评价对方只懂理论是不贴切的。而且,在推进应用技术型本科,走通专、本、硕培养途径的过程中,本科院校正在做双一流与新工科。我通过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外大学的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对二者的优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职业教育优势在于特殊行业的职业素养,科研也更着重方式方法和工艺的创新。例如通过多种工艺解决单一工艺解决不了的难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对教师顶岗实习持有上述看法的重要原因。既然要下企业,那就要选择下什么样的企业,既然要顶岗要学习,那就应该选择顶什么岗、学什么内容。
对于高校教师的培养首先要认清位置。职业教育的老师,既是师傅也是教师,从师傅的角度来讲要肯吃苦、肯带头、能发现先进方法且传授、能讲明白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能、能说出学生应该自学知识的方向,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应该严于律己、有文明素质、有清晰思路、对学生的思想成长负责、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启迪、以岗位为生活乐趣。
在南方地区,也包括山东等地,有很多基于工匠工作室,以及名师工作室的教师学生结合的团队,大家有交流、有目的、有知识层次梯状分布,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个人和团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职业认知与再培养,如何做?
当前,技能应用型人才与技能创新型人才捉襟见肘已是业内公认的事实。教学工作使我得以近距离观察了高职院校大环境内的学习生活,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也进一步了解了他们工作后的学习生活。我发现,刚接触工作岗位时,在工作中常用的理论知识方面高职生和本科生差距不大,但在项目的操作方面,本科与专科的区别可以说泾渭分明,但是在工作数月以后本科生的综合能力较专科生有显著优势。在我看 来,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学习习惯与自我学习能力不同。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多鼓励高职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轮流去机房自学专业相关的资料并定期形成学习文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形成知识架构总结的能力,其价值可能比一些专业课的作业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只有形成主动自学与查询知识的态度,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学习与了解才能更有效,这个过程也是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各类职业竞赛颇受广大广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关注,有的人存在着比赛获奖就能够提高职业能力的观点。确实,竞赛成绩可以证明付出和努力,以及所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但并不意味着选手已经掌握高超的技术水平,这只能说明,该群体学生有较大的职业再培养潜力。
目前诸多省市有通过技能竞赛而留校任教的学生,他们通过竞赛历练后,对自己所在领域技术有着独特理解,同时也具备着推动技能提升和新方式方法的探索能力,让这些留校任教的学生与老教师组成科研团队,或者融入其他本科院校、研究院所组成科研团队,将是应用技术型本科探索的关键环节。所以,针对这些通过技能竞赛而留校任教的学生,学校不妨多开放基础行业设备、开放高校科研设备、从基础领域知识解决科研问题,推进探索崭新的先进工艺和研发先进设备。
对于聚焦创新创业的职业院校大学生,我并不建议他们直接踏上创新创业的路。原因有三:其一,知识文化底蕴不容易形成企业文化,企业长足发展内生动力缺乏后劲。其二,技能水平可能很高,但知识架构仍需要提升,短暂的新产品不容易创造巨大财富维系企业转型升级。其三,团队人员组成很难有博士硕士成员,对先进市场命脉难以把握。鉴于此,在人才培养中,学校可以将基础技术作为载体,以创新创业中心开放可盈利的窗口,吸纳其他高校的高水平人才,逐渐培养学生眼界,以人才创造企业文化,以新学生提供不竭动力,以新项目保持生机,将学生从技能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过渡,将创新创业中心向产学研基地与高新企业模式过渡。
而对于正常完成学业投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这些学生应该是填充各行各业有生产力的主要力量,应着手塑造其职业能力和职业荣誉感,在工作中达到工匠精神应有的基本素质,找到工作乐趣,完善职业成长规划。
去年延续至今的新冠疫情,导致很多学生离开工作岗位而回家待岗,原因或来源于公司待遇与从业人员心理预期没有达到平衡,也来源于学生的职业认知有待提高。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培养的人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各行各业输送合格的技术型人才。而优秀的职业人才应该是在各种条件下能够坚守岗位并且承担岗位责任与社会责任,以岗位工作为生活乐趣来源。所以在学生的培养中,高校要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和职业认知的界定。其中学生的职业规划、品行测评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长期只关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格道德的培育,后果将不堪设想。当前,工业领域现今体现出巨大缺口,既归咎于社会关注度不够、工资低、待遇差、工作环境不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教育尚存在不足。
近年来评出的大国工匠均为产值过亿的企业的工匠,水平确实很高,但是每一家大企业背后都会有无数个小企业,技术人员不止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匠人,小企业中也有优秀人才,他们得到的社会关注却不够。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这种鲜明的对比,将会改变他们原有的憧憬与职业认知。所以,职业素养需要学校严格把关,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高校教师需要结合本专业领域特点进行探索的重要课题,职业认知则需要各界共同努力营造看到的见摸得着的职业氛围。
作者:刘瑞佳,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