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2021-09-26 13:45:22
分享到: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为国家和地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同时,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在动态调整中不断适应这种变化。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到21世纪中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指导方针和路径选择,即通过“双一流”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和地区培育素质全面、优势突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既是高校使命感和办学定位的彰显,更是把握地方特色,引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优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抓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为推进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各大高校近年来均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及保障机制,如学分认定、项目申报、竞赛支持、资金扶持等,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然而,在具体工作推进中,各大高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停留在政策驱动阶段,高校缺乏充足的自主性和决定性,而仅以执行者的角色出现,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统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设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培养方案的设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许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作为一项独立的教学改革,割裂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优势相结合,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发展脱节,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就业创业资源缺乏对接,造成培养的创业型人才社会匹配度较差,无法真正满足区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理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保障。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最具竞争力的资源。高校所培养的优秀创新创业型人力资源能带动其他创新资源的不断注入,推动区域内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聚集,产生良性互动,从而缩小因自然、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导致的区域间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长效互动以及高质量均衡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积蓄高水平科技成果。科技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驱动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政策的新趋势。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及新兴产业的高度融合,有利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反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用功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区域产业发展引导高校调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层次和结构的需求,促进高校在课程设置、考试方式、课堂教学模式、考核标准、孵化实践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高校多元化人才培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传统教育的数量导向、封闭化培养模式转向结构优化的多元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高校人才素质,有助于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层次和结构的需求,为社会输送兼具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学识与创造力、高适应度的人才资源。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链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如资金、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教师等。同时,也会引导创新创业教育自觉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特征,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地方政府应出台各类政策,积极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例如,提供资金支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创新创业基地等。

 
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应加强校企、校地合作,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有力支持,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有关地方高校“双创”教育良好发展状况的有力保障。各地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推进地方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采取“协同育人”模式,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促进产教融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还应强化校地合作,地方政府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高校可以凭借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科优势、创新型人力资源服务政府和企业,通过资源互补来实现“双创”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