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活跃在一线教学的专业教师,自2015年来,先后给本科生、MBA、iMBA学生开设创业与风险投资,创业投融资、创业企业治理,设计思维,创业等课程,在教学和研究实践中,一直在思考:高校系创业教育定位是什么?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如何处理?我们要教什么?如何教?我期望的教育效果是什么?学生参加完我的课程学习后会有什么改变?参加此次三创高峰论坛后,又增加了一条,如何持续精进面向2035年的高质量“三创教育”?
我和我的博士生所组成的教学团队致力于将创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前沿、具体实践、嘉宾经验、中国情境相结合。课程以资源基础、资源依赖、资源编排、社会资本、创业拼凑等理论为基础,将效果逻辑、因果逻辑、设计思维等融入课堂游戏(行动)、通过问卷调查、线上投资模拟、项目路演、双师同堂等交互形式,使学生在模拟创业行动中理解创业,了解创业资源的供给渠道、创业资源搜索与获取的影响因素、演练创业资源动员等,吸纳实际创业经验,构建创业知识体系,改善创业认知,激发并改善创业行动。同时始终坚持面向行动的教学法不仅仅是寓教于乐,而是寓教于理论,游戏是载体、也是验证既有理论的途径之一,追求教(学)研(究)相长。
正是在将创业理论应用到创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既有创业研究的一些基础假设,研究成果与中国实践中的创业实践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冲突。例如,我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发现不同类型学生选修创业类课程的动机与学校的制度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学分导向的学生常常是因为需要获得结构化学分的要求而选修创业类课程,无论是参与度和投入程度都有限,不仅需要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也会对创业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在创业教育中假设来学习的受众是有创业意愿或至少是潜在创业意愿的学生,通过学习创业课程的学习,掌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推动了创业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有规划的创业活动。那么我们基于此预设而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会失灵,达不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我们视高质量的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续持续精进的事业。首要做的基础工作是理论与创业教育方法探索与选择。既有的创业理论多以实证主义和经济理性为哲学基础,强调客观事实和普遍规律,把国家和政府视为纯粹的外生力量,以此为基础的创业教育强调对参与者创业意愿的影响,通过培养参与者发现机会、利用资源的能力,对其未来行为做出预测。但是,纵观本土创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国家层面,从“双创”到“三创”、从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把主动的、持续的创新创业精神推向大众视野;还是在学校与学院层面,通过设立创业学院,吸纳组建创业教师队伍、鼓励博士生的创业相关选题,进而设立创业管理学科和学位点;或是个人层面的,在创业行动中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改善认知。中国情境下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呈现实践先行,现象驱动特点,需要我们不断理解、解释行动背后的思维逻辑和价值体系。中国创业者的行动逻辑是什么?如何帮助中国创业者改善创业行动?是我们团队努力去探索的领域。我们认为本土创业教育的发展应当扎根于行动,以诠释主义和过程理性为哲学基础,正视创业实践中的不确定性,正视学习者最初的学习意图和后续认知改变的作用,从而实现“行动-知识学习-刺激与信念-认知改变-再行动”的循环迭代。我们期望尽力消弭理论中创业与创业教育和实践中创业与创业教育的鸿沟,从先知后行、先想后学到先行后知、先学后想进而到且行且知、边学边想。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成立创业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2019年完成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创业管理博士点和硕士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且行且知的一种体现。
面向2035的高质量“三创”教育,需要一只高质量师资队伍作为保障,这也是我们致力于建设的,我们团队立足于创业者视角,对中国本土的创业研究进行讨论和探索。研究涉及创业企业早期投融资、女性创业、学术创业、创业团队治理、创业资源构建、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退出与再创业等领域。致力于构建以创业者行动为核心的研究体系,深化创业研究,以期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创造”的深入发展。
作者:蔺楠,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商学院访问学者、悉尼大学访问学者;著《公共风险资本与私人风险资本合作机制研究》;主持翻译《创新设计思维》;参与翻译 《价值与资本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新创企业成长、治理;创业投融资。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创造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