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深化了高教领域的综合改革。但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为创业而创业,学生所学专业废弃,用不上;多是低端创业,技术含量不高,门槛低,譬如某职业学院创业学生70%的创业项目是开网店;许多大学生筹钱创业,冒险逐利,代价高,除了使用生活费,还向家庭借钱创业从而增加家庭负担,更有甚者借了校园贷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创业技术含量低,导致创业不可持续、成功率不高,学生遭遇创业失败打击引发其他问题等。这些问题既反映出一些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也反映出“双创”时代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关涉教育初心的问题的某些浮躁与迷失。
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主要立足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先就业,适时再创业。创业是一个人价值观、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运用。创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为了创业的教育,培养的是创业者。广义是指关于创业的教育,重在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大学生创业教育应是广义,着眼于把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传授给每个学生,为他们未来可能成为创业者打下坚实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我国首份《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大学生认为学校创业教育对自己帮助非常大的比例还不到20%,说明现阶段我们的创业教育有待进一步反思,如何进一步做到更好。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紧随国家部署相关的“双创”政策,各级各类高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们认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更多地聚焦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教育完善,而不应为了创业进行创业教育,更不能为了追求在校大学生创业率而进行低层次的创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立足于创新导向创业,不鼓励脱离专业的为创业而创业。“双创”战略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支撑。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地,肩负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要站在国家战略对人才需求的高度来审视和把握大学生创业教育。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更期待以专业创新为导向的创业。我们认为,大学创业教育要渗透在各学科专业教育中,在教育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专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
有调查数据显示,13.8%的大学生创业者选择了在住宿和餐饮业进行创业,是大学生创业选择最多的领域。也有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者中约95%选择比较传统的、易模仿的行业,而只有4.5%选择行业的空白进行创业。这些都说明以专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真正利用新知识新技术,以创新带动创业,才是大学生创业的正道。
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立足于实践教育培养创业能力,而不是实践创业;对少数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创业能力培养。回归教育初心,大学生创业教育要突出实践教育特征。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养,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本质上仍是一种实践教育。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创业者有各方面的知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教育才能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探索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保障体系建设,突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强化实践环节,不让其存于真空,要接地气。目前,有高校不断健全“创新兴趣组—创新团队—创业培育—创业初孵团队—创业深孵团队”的创业团队五级培育机制,让创业教育真正落地。比如广东工业大学以创新思维的专业课程导向创业思维培养,打通从创新到创业训练的多层次实践全链条。据统计,近年来参与创业实训的学生对实训效果满意度达90%以上。这些都是创业教育的好做法。创业教育突出实践环节,与事实性的实践创业有着本质不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也要摒弃那种为了提高学生创业率,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一蹴而就,鼓励学生投入时间和资金,按照注册实体企业的形式进行实质的创业。
大学生创业实训主要立足于公益性资金支持,而不是寄希望于逐利性资本,更不鼓励家庭大量投入和借贷投入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目前大学生创业热情高,但欠缺素质和经验,政策优惠可操作性不强,种种现实让大学生创业面临重重阻力。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通常在学校为主、社会企业为辅的支持下进行。在校大学生用自有资金,用家庭资金进行创业,不具有长效机制。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摒弃那种为了提高学生创业率,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鼓励学生投入时间和资金,进行实质性创业的观念和做法。
创业教育回归教育初心,要嵌入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未来创业者。《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业教育文化融入大学精神和教育理念,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精神文化支撑。政策保障体现在学籍管理上,要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允许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各高校应该进一步细化,出台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管理办法,让想创业、在创业的大学生更加放心。
创业教育要有师资保障和条件保障。师资队伍是推进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我国针对各类创新创业开展指导的高级培训师严重欠缺。目前,一些高校一方面利用各种途径培养自己的创业导师,另一方面从行业领域聘请一批企业高管、技术精英和经营人才来担任创业指导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紧缺的困难。条件保障是推进创业教育的基础。高校普遍开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学院、创客空间等,对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专门从场地、导师、推广、融投资等方面进行联动帮扶。
高校聚集着丰富的科技资源与人才资源,理应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如何构建骨干科研教师与学生团队的创新创业团队体系、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与社会的对接孵化体系、构建重点项目跟踪服务体系,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Sooc瘦课网旗下的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学院是面向省厅/高校,旨在提升“创新创业就业”教育的在线教学和学分认定的整体解决方案。 以教育部大纲为蓝本,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两门学分课程,采用先进的“MOOC+翻转+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于瘦课网自有知识产权的Sooc教学云平台,倾力打造的“在线课堂+翻转课堂+创新课堂“的一体化创新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学院依托完善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学分认证、大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深化大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创就业实践能力,让有创业意愿的群体能够懂方法、更理性的去创业,让没有创业意愿的群体可以以创业者的心态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