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给教育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2018-01-05 14:18:15
分享到:
近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助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在实践中,也看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可喜变化。

 

“宽带网络校校通”取得重大进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由2011年的不足25%上升到2017年的90%,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83%。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学校,已全部接入互联网并拥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

 

“优质资源班班通”取得显著成效。全国超过30%的学校开通网络学习空间,数量从2012年的60万个增长到2017年的4200万个,应用范围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推动了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教学管理更加开放透明,家校互动更加迅捷畅通。

 

信息化有力促进了教育精准扶贫。“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全面推进,大大提高了教学点音乐、美术、英语等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课率,初步解决了400多万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因师资短缺而开课不足的问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途径。2017年,全国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积极推进

“互联网+基础教育”

 

 

针对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仍存在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教师专业水平低等突出问题,我所在的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湖北省咸安区、崇阳县、恩施、来凤县、吉林省长白朝鲜自治县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育精准扶贫,建设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村校为末梢的城乡一体化数字网校,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打造城乡教育命运共同体。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在线备课”“基于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解决乡村教师“派不出、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境,整体提升农村教学点质量,补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

 

 

2
大力发展

“互联网+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致力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于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影响最直接、最快捷,是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方向和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很多地方正基于国家、省域扶贫、脱贫的平台数据与县、校学生学习表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分流指导,引导部分初高中毕业生根据个人职业诉求、兴趣特点、现实状况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支持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家庭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同时,一些地方借助信息化手段,发挥互联网“连接一切”的优势,搭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中高职在招生与就业、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等方面实现无缝式对接,促进中高职学习资源共享。

 

努力实施“互联网+高校贫困学生”。一方面,一些高校通过高校学生数据库,精准掌握高校贫困学生生活情况、学业表现等,积极安排高校贫困生资助、公益岗位、学业帮扶等,解除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利用高校学生数据库,精准分析高校贫困毕业生的自身状况、就业能力和就业需求等,帮助他们精准就业。

 

教育一旦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更加公平、均衡地发展,从而有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