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副书记: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2019-10-30 10:23:34
分享到:

“大学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而做出的制度安排,这个误解一定要破除!”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在出席第四届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暨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时直言,大学生就业难,从根本上说也是一个伪命题。
 


大学生就业之所以“难”,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能给出高薪又
比较安逸舒适的岗位相对少了。
而从国家的人才需求实际情况看,很多地方都求贤若渴、期待年轻人深入基层一线,施展才华和作为。
 

由此谈及时下高校正在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郑强坦言,双创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实际情况看,也被很多误解所缠绕,一些认识的误区、误解和错误的做法必须要纠偏。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大学搞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绝对不是让学生早点经商、开公司做生意。”在郑强看来,大学开展双创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沟通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这些是年轻人应对未来社会挑战所必需的能力。
 

“在学校取得的创新创业成果,都不能过早地认为是年轻人未来职业的定向和最终选择。郑强认为,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年轻人的合作等多方面的精神,其价值要远远超过他们做出的具体产品、获得的来自市场的投资以及具体的财富获取。
 

眼下,不少大学在探索创业教育实践中,都主张开门办学。大学本是没有围墙的,但大学也同时是“象牙塔”般的存在——大学向社会“开门”的尺度如何把握?对此,郑强也有自己的看法。
 

“不应该过度强调大学与社会的无缝接轨。”他说,大学有自己的办学理想,大学生初入社会,有时确实会感到和具体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的需求有一些缝隙。
 

“很多时候,大学理想与社会的距离,这种缝隙感的存在,恰恰就是年轻人改变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如果不存在这种距离、壁垒,那么优秀大学的理想何在?!”郑强直言,最顶尖、最优秀的大学恰恰不倡导本科一年级的大学生过早离开学习课堂、从事具体创业项目。


浙江大学已连续多届获得全国“互联网+”大赛的总冠军,金奖获得数全国第一。郑强透露,所有的团队核心都是博士生,不是本科生,更不是一年级的学生。“我们认为一年级学生应该当助手、打下手,这才是锻炼他们的最好机会。”
 

“不要老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恰恰要强调,更多的青年学生要树立一个思想:要当将军,必须先当一个好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