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创造了新的途径,其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际研究现状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源头便是1947年2月哈佛商学院MBA课程“新企业的管理”的开设。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基于创业型企业家对于美国及世界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重要影响,美国百森商学院以蒂蒙斯教授为代表的几位优秀的经济学家预测到“美国正处在一场静悄悄的大变革”中,也就是所谓的“创业革命”,自此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从21世纪初开始,欧盟及其成员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校在校生的创业教育政策,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日趋成熟,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同时随着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认知的不断深化,在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发展双料推进的过程种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深受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2001年出版的《创业教育国家标准》不仅规定了美国的创业教育课程,而且对其课程单元的内涵和每单元的能力标准也进行了明确阐述。” 德国政府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在澳大利亚,大学创业教育已经进行了40多年,印度政府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培养大学生“自我就业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肯尼亚技术培训与技能开发部规定:“凡有条件的职业学校都要设立创业教育研究室和小企业中心”。
二是,政府、高校与社会等相关创业教育责任主体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国外的创业教育有着较为良好的社会基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各责任主体分工明确且互动默契。如美国在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方面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主导与高校辅助”的责任格局。为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英国政府拨款建立了英国创业中心与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此外,还通过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积极促进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方法和态度的改变”。“在德国,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政府、高校以及社会中介在这个过程中各有分工,其中,政府系统为主渠道,企业和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中介,私人咨询介绍所为竞争补充。”
三是,具有系统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规划十分完善,其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创业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澳大利亚在原有创业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和调整,应运而生了4套模块化教材,包括综合性基础类教材、工业类教材、商业发展类教材和远程教育教材。日本高校1994年开设了“综合学科”的课程,把《产业社会与人》作为必修创业课程。
四是,创业教育师资多元化。努力构建专兼职相结合、具有不同背景的多元化师资队伍是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指导教师,除了包含校内具有高殊荣和卓越成绩的专职教师外,还从企业、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等机构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家以及政府官员共同进行创业教育。”
五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有着充足的资金支持。为扶持大学生创业,欧美发达国家均有各自的信贷计划和基金。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美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创业教学基金,此外相关社会组织以及民间风险投资机构也有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大学的创业项目。在英国,政府的青年创业计划针对青年特点,提供债券式的创业启动金。不仅如此,2011年英国政府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该基金重点资助在高校周围建立各种科技网络群,其次还支持高校师生在学校内部进行创业活动。
总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断走向成熟与理性,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其创业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创业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
2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89-1998年为起步阶段,1999-2001年为兴起阶段,2002年至今为广泛传播阶段。
我国学者在不断的摸索中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新思路。如:
王恩德(2013)提出我国大学要培育“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开放式的,应将实践融合到基础理论教学里;充分发挥“产学研”基地的优势,强调大学教育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朱焕辉(2012)对新兴的“123教育模式”“三三三教育模式”“五位一体教育模式”等几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无论哪种教育模式实践都将是重中之重。
吴海波(2009)提出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16G体系”,尝试通过建设以多学科专业综合配套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来解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时面临的缺乏综合性知识和缺乏专业团队的问题。
据《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统计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活动多集中在家教、零售和服务等技术含量较低行业,而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网络、软件等高新科技行业的创业选择比率仅占5.3%,科技创新性严重不足。大学生创业项目中95%是没有创新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存在着“创业人才储备不足、创业成功率不高,创业融资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完善,创业支持未成体系”。
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特别提到了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各高校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
结语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发展己经由过去“毕业分配”向“双向选择”再逐步向“自主创业”过渡,由此可见现今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最佳途径即为思维创新、自主创业。大学生作为鲜活的国家内生动力群体,是最具自主创新创业能力人群。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还可助力经济增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正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