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外创新创业教育

2020-07-23 09:21:07
分享到:
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早,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理念、运作模式、课程体系以及多元主体合作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值得我们考察、了解和分析。

美国:起步早,体系较完备

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兴起较早,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开设 “新企业的管理” 课程,更被认为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美国主要通过四方面的措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是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政策。美国政府制定了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进行,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便利的制度环境,并通过媒体舆论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美国高校普遍开设体系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斯坦福大学在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始终坚持文科与理科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三大培养原则。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涵盖从筹集创业资金、筹办公司到管理员工、市场运作等领域的系列知识,还通过学术会议和创业论坛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究。

 
三是构建动态化的创业网络组织。美国高校联合相关研究中心、学生协会、技术授权办公室等组建高校创业网络,帮助创业者寻找资源,促进各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并鼓励学校和硅谷社区之间进行更多的互动。各有关组织之间紧密相连,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各个环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态化的网络结构。

 
四是培养终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美国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开设了各有侧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其创新创业教育还强调学生在不同阶段可以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习、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

德国:多方合作,因材施教

德国是欧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德国各高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推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德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德国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探索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选择不同的学校。职业培训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旨在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侧重于生存性创业教育。综合性大学更强调创新精神和商业运营模式方面的培训,并对高水平的创业者和创业课题给予重点扶持。如波茨坦大学偏重艺术设计类的创新培训课程,柏林洪堡大学重视高新技术创业理念培训。

 
其次,形成以创业教授席位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德国高校的创业教授大多是拥有丰富创业经历、商业管理经验和成功创业生涯的知名企业家,他们会结合各高校优势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再次,强大的社会创新力量与高校创业教育相配合。德国的许多大型企业定期在高校举行创业大赛,利用企业内部研究课题、社会公益创业项目等吸引高校学生参加,帮助大学生将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最后,注重宏观和微观创业环境建设。德国的初创企业享有平等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信息透明、银行低息或免息贷款等。

新加坡:重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新加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加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第一,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系列课程。新加坡高校从企业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经营两个维度出发,建立了完善的教学架构,涵盖创业过程和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大部分问题,包括战略、营销、组织、商业模式、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

 
第二,突出体验式教学。新加坡高校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战练习,采用拓展训练、计算机模拟、案例教学、企业课堂、制定商业计划及模拟融资、迷你论坛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第三,建设跨国创业学习平台。新加坡设立了技术创业中心,参与有关课程的学生有机会在一个完整学年内访问6个国际化的创业型城市,参观和考察当地著名创业型企业和科技园,同世界顶尖的企业家、风险投资人面对面交流,学习书本之外的先进创新理念,深化对创新创业精髓的把握。该平台体系强调在创业教育课程中教与学的互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和商业领导力,掌握创业实践技能。

 
第四,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产业化。新加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别重视产学研的一体化,各高校普遍建立了专业研究机构,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为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成立了“国大开创网”和国大创业中心,并支持创业团队根据创新成果设立公司,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产业链。

 
文章作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刘亮、朱慧敏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