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是历史使命也是发展需要

2020-09-25 09:44:41
分享到:

​​——访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同济大学的历史使命,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在第八届挑战杯赛事正酣的时候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导向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今天的大学不仅要做好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还应当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服务社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接,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同步。同济大学在105年的办学历程中,正是形成了“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服务社会的传统。


周祖翼书记从大学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嬗变:从中世纪大学诞生到18世纪末,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传播知识、培养绅士并为少数职业提供训练。19世纪初德国人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开启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阶段。上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又创造了新的大学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将教学、科研、经济发展整合为一体的创业型大学,以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同济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内涵。

 

一个例子就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实践。这个2.6平方公里的区域,聚集了1800多家设计类企业与工作室,其中80%有同济师生参与,去年实现的产值为180亿元,对地方经济的直接贡献颇为显著。

    


 

对同济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上,周祖翼颇费心思。

 

按照传统的专业体系,大学学科分为不同门类,然而一个创新创业项目往往跨越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能不能建立这样一个平台,打通专业限制,让师生无障碍交流呢?

 

从美国考察回来的周祖翼,一直想在同济校园里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Media Lab(媒介实验室)模式做些探索。

 

所谓Media Lab,是一栋大楼,把教室、研讨室、实验室、孵化器都融合在一起。只要有创新创业的想法,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来到这里,寻找志同道合者,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集聚在这个公共空间,围绕着同样的兴趣,在一起碰撞、讨论。这个媒体实验室为学校周边贡献了大量创业企业。哈佛受其启发,近年也建立起了一个跨学科的创新实验室。

 

由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联合建立的中芬中心,可能是同济校园中最为接近Media Lab的地方了。走进这里,师生们眼前一亮:电梯里有沙发、办公室是透明的、开放式的厨房和餐厅也营造着让人放松愉悦的气氛。

 

中芬中心向全校同学开设了8门跨学科创新课程,一些课程采用“移动课堂”的形式来完成。2011年,第一次“移动课堂”在中国北京至芬兰赫尔辛基的火车上进行,在六天五夜的旅途中,来自校内外30个专业的学生在前往异国的旅途中开展团队创新活动。

 

窗外是扑面而来的异国风情,身边是来自中国、俄罗斯和芬兰的年轻人,分享着30多个不同科系的知识,年龄跨度从本科二年级到博士研究生,在移动、开放式的空间中,碰撞出绚丽的思想火花。


“创业,不一定是自己开办公司。”周祖翼认为,不管是当一名学生,还是毕业后在公司里做一名雇员,都要有创业精神。

 

作为学生,创业精神就是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勇于质疑、挑战权威;对于员工,就是工作时用脑、用心、用手;对于创业者,是要敢于冒风险,在成功与失败面前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因此,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限于培养学生去开公司、办企业,而是重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动手能力、领导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等等。同济大学学生在毕业时就已经注册成立的公司有近百家。学校有19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科技部和上海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无偿资助。截至去年年底,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同济分基金资助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立项72个。

 

同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截至今年7月的统计,2012届毕业生中,42人选择自主创业,另有28名在校生正在“试水”创业……“

 

是否真正创业,是学生自身禀赋和自主选择的结果,但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引导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既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组成部分。”周祖翼说。​​​​